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國傳統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表現形式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返回列表 發布時間:2023-5-24 9:47:38 來源: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研究中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,其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和厚重的中華民族精神早已為世界矚目,在全國大力提倡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背景下,對于傳統文化元素的傳承和創新是新時代景觀設計的重要課題,因此,在思考現代景觀設計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的方式時,要從我國的當代國情出發,從整體性、地域性、可持續性出發,將傳統文化理念巧妙地融入現代設計,找到最佳的契合點,做到古為今用并發揚光大,讓現代技術和歷史文化得到有機結合,讓景觀設計在傳承中達到新的藝術高度。下面淺談一下我國傳統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表現形式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景觀設計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 1、寫實表現形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 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,已經形成了許多物化的表現形式。這些都是傳統文化的寫實表現形式,如景觀中的歷史人物雕塑、典故場景以及生態風貌的尊重性保留,利用寓意深厚的傳統圖案美化公園路徑,景觀小品中變臉戲臺、書法碑林等,傳統文化元素的現實表達形式非常豐富,對人們的生活及環境影響深遠,當然,不能將傳統文化在現代轉換的時候變成符號堆砌,應按照不同的特效將其巧妙地融合進景觀設計中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 2、抽象的表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 我們對傳統文化精髓的傳承并不只延續其固有形態的表現方式,更應該是對其內涵進行抽象化提煉。中國古人講究“意境”,在中國園林的造景中不求數量,但求境界。例如“梅蘭竹菊”運用植物的特征不同產生比擬聯想,由單一的植物形態景觀提升到了精神層面,把物境化為意境,使物境幻化,衍生出意境。這與康定斯基在《論藝術的精神》中所說的“我們非常有必要使創造的精神(即抽象精神)找到一條通向心靈的途徑,然后再通向其它心靈,并激起一種渴望、一種內在的沖動”的內在思想是一致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 3、感覺表現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 現代景觀設計的表現是包含觸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聽覺及視覺五感的多方面的綜合表現,從造景手法上來說既包含我們身臨其境的自身的觸覺感知,例如“森林浴”和“日光浴”等,也包括我們精神層面的升華,如“曲徑通幽”的表現手法。由于對景觀形象的感覺是一種人的本能反應,把多感官在景觀中的感受作為表現形式的依據,是與“設計為人”的初衷相吻合的,在設計過程中應該貫穿始終,創造出感知立體化的景觀設計,深化人們對環境氛圍的認知,為人們提供良好觀賞體驗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查看詳情 + 上一條 淺談高校校園景觀的改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查看詳情 + 下一條 植物造景在園林綠化中應用的原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相關推薦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本黄色a级床上激情视频 - 视频 - 在线观看 - 精彩短片 - 品善网